驼铃《电商&社区可行性报告》

1970-01-01 08:33:39


《电子商务&社区创业、就业孵化》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社区城乡居民创业、就业和增收渠道,切实解决辖区无经济收入和无创收能力的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机会为出发点,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产业为基础,创办《***社区居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园》,紧紧围绕“一条龙”创业孵化、“一体化”创业实训、“一站式”创业服务的创业实践平台,采取生态式电子商务创业孵化链条培育模式,即“培训-信息-平台孵 -孵化”链条模式,让创业居民“能走进来,能成长起来,能独立走出去”是社区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园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扶持全民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努力帮助辖区居民电子商务领域的创业者进行落地式服务、实现保姆式扶持。做到居民“零成本学技术、零成本创业、零成本风险”的创业增收服务体系,下大力打好服务型社区电子商务在扶贫攻坚工作的第一枪。

二、总体目标

随着时代发展,工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农村信息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目标,起作用不言而喻。而城市与农村的城乡居民群体是联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桥梁,在城市社区管辖的城乡结合中这一部分群体是推动城市与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后勤保障的生力军,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支撑点,如何解决城乡结合这一部分有生的电子商务领域,是社区孵化园建设的总体目标。

由于和田地处偏远,少数民族基数庞大,语言勾通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居民的思想观念保守,接受新鲜事物存在一定的难度;居民的汉语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思想封闭,对电子商务的主观意识十分薄弱;电商业务开展相应服务的单位及组织也比较少,难以向广大居民群众及时传播、熏陶和培育。社区孵化园的创建结合《国语学习》实现学以致用,可以一对一、点对点、零距离解决好辖区居民在电子商务领域培训工作,是解决社区电子商务扶贫攻坚工作的根本保障。

三、孵化园组织体系架构

     孵化园本着以“社区党支部引导;驻社区驼铃网络科技公司技术支持;社区居民参与的发展原则。

       长:社区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孵化园全面工作,确定运行方向、制定培训计划、督导工作效率、验收工作成效。

       长:社区党支部书记

   主要职责:负责孵化园日常运行协调管理工作,解决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组长负全责)

    协调:社区

    主要职责:负责学员的筛选、报名、考核、分组和入驻,做好孵化园各种资料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工作。)

技术:驼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

   主要职责:负责孵化园网络、软硬件、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和技术支持,制定学员培训计划,协助社区参与孵化园策化、发展、运行等各项管理工作。)

授课:驼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   

          (主要职责:负责讲解入驻学员从电脑基础操作技能和初步对电子商务概念理解和认识,为学员在后期实践操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对一引导学员掌握最基本的电子商务技术操作)

孵化园基础设施配备

为满足基地的正常运营,由社区和驼铃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筹备孵化园基础建设

社区提供:培训教室1间、多媒体操作室1间、I3以上处理器电脑8台、办公桌椅8套和各项基础服务保障(水、电、暖)等。

驼铃网络公司提供:

网络接入部分:电信100M带宽光纤一条、路由器5个、交换机1台,教学投影机1台。

服务器部分:提供阿里云远程云服务器、北京筑云数据库服务。

应用系统部分:以《驼铃购》命名的电子商务多用户系统平台、文字处理和平面设计软件、电脑基础操作学习软件、

培训系统部分:电脑基础操作培训课件》22套、《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课件2套、《网络营销学的基本概念》课件28套、《C2C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与运营》50套、《微商市场分析与运营》课件20套、《商品拍摄和后期》课件10套。

五、孵化园服务体系架构

(一)三大提供:提供技术、提供平台、提供货源

提供技术培训:入驻个人或辖区个体工商户进行一对一、全方位、落地式培训。一是理论讲解电子商务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的基本网络推广、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实操;二是理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和田易购》B2C电商系统的后台操作及商品美工;三是理论考核通过的学员进入实战市场运营,培训导师在学员实践过程中第一时间解决学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终达到在线上创收营利。

提供平台使用:一是对入驻的每一个学员免费提供《和田易购》电子商务平台独立后台管理系统。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运营情况设置各种商品营销模块(一元购、拼团购、组合购、秒杀、折扣);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设置配送区域和配送时间;学员也可以根据商品的属性和个人的审美观点来装修自己的独立店铺吸引客户的视觉体验。

提供货源供给:对于没有货源的学员,根据本人自选的经营种类向孵化园提出申请,由昌隆社区与该商品生产厂家或代理商家进行协调提供货源支持,对于在本辖区内已经有实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直接进入自营商品的线上经营模式,为其打通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互联网《新零售》经营模式,做到商品快速推广、快速营销、快速裂变。

(二)三大协助:协助主流电商平台运营、协助自创品牌包装推广、协助小微企业创办指导

协助主流电商平台运营:在入驻孵化园的学员中,鼓励一部分有能力且有和田地方特产货源的学员在主流电商平台(阿里爸爸、淘宝、一号店、微店、)上开店,孵化园将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技

术扶持,做到从入驻申请、店铺装修、商品美工上传到独立运营等一条龙扶持指导。

协助自创品牌包装推广:在入驻孵化园的学员中,如果有自创品牌的学员,如(和田特色手工艺、和田特产食品加工、维药三类医疗器械)等,孵化园将进行产品的外包装设计、LOGO设计、产品附属件的制作及相关扶持指导。

协助创办小微企业的证照办理:在入驻孵化园的学员中,鼓励一部分有能力的经营者提供小微企业创办的技术扶持指导,包括营业执照的办理、许可证照办理、一般性应该规避法律常识和注意事项,帮助学员快速进入运营状态,

(三)两大运营:区域服务型运营  跨区外销型运营

1、区域服务型运营模式

含义:区域性服务是指在和田市区直线三公里范围的商品在线销售和配送服务,对配送时效性有效高的要求。入驻学员有自主独立线上推广、营销和后台管理系统,订单提醒与微信同步,经营者可以利用微信群、朋友圈、QQ等即时通用应用有效锁定用户,进行商品的链接推送,实现在线支付和急速送达。区域性服务运营模式不仅包含商品的质量,还必须保障优质的售后保障服务。

分类:一是本地自产自销型,包括(水果类、蔬菜类、半加工食品类、牛羊肉类、禽类),需要在当地进货或自产自销;二是特色商品营销型,包产(服装类、生活用品类、保健产品类、鞋帽类)从外地生产厂家或本地代理商处提货。

要求:每一人学员主体只能选择一类或一个品牌的商品进行销售,且对单个商品有完整的外包装和保质期时效说明。具体的包装式样、规格和相关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分一个课时详细讲解,学员在选择经营类目时要有对该商品的质量、口碑有独特的认知或深厚的兴趣。在销售过程中能够全面向自己的客户群体阐述该商品的特别之处,不断提升自己的营销分享能力,利用口碑营销的方式不断扩大客户群和销售量。

2、跨区域外销运营模式

含义:跨区域是指和田以外的地区和城市商品的经营销售形式,主要依托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和平台营销推广体系,主要经营以和田特色为主的商品经营活动。入驻学员有自主独立线上推广、营销和后台管理系统,订单提醒与微信同步,经营者可以利用微信群、朋友圈、QQ等即时通用应用有效锁定用户,进行商品的链接推送。

分类:包括(和田玉、特产类、手工艺类、带有认证的维药等)产品,

要求:入驻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经营类目,但必须是具有新疆特色的特产或相关产品为主。散装特产类商品必须具备食品流通许可证明,要有包装和相关产品说明书。具体的包装、规格和相关要求,根据不同商品的属性在后期培训过程中利用一个课时进行详细讲解。在商品的详情页面要有该产品的详情图片和售后保障说明文字。有实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需要提供相关资质证明。

(四)三大工程:城市餐桌工程  扶农外销工程  助农帮困工程

1、城市餐桌工程:入驻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农村的有机蔬菜、水果、肉类等,进行分类、清洗、包装、称重、通过线上销售和配送服务,形成便捷、绿色、价廉的城市居民菜蓝子餐桌工程。从而形成让和田城市居民得实惠、入驻学员得收益的良好局面。

(孵化园将在培训节点上利用两个课时,专门对农产品的分类、包装、运营等进行详细讲解)

2、扶农外销工程 入驻学员可以利用和田独有的特产之乡美誉,把农民手中的和田特产通过线上销售到全国,能够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是提高了自身的经济来源。

3、助农帮困工程 社区居民是连接城市和农村有力的生力军,鉴于和田大多数农村地处分散和偏远,使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高效供给,构建和转型电子商务升级落地农村、是上下行贯通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由社区组织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是有效解决上下行的关键。入驻学员通过线上把和田最具特色、最具农村实用的商品销售、配送到农村,是助农帮困最有效的有生力量。最终使农民得实惠,学员得收益的美好前景。

  七、孵化对象

无经济来源的无业居民、个实体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老板、回乡待业大学生、开展第二产业能力的上班族、从事微商工作的人员。

八、孵化园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的将“昌隆社区电子商务孵化园”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技术落地、培训落地、成果落地,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学员入驻孵化园前进行《基础文化水平能力摸底》答卷

(二)学员入驻时填写《孵化园入驻申请表》,由社区第一书记签字生效。

(三)学员入驻后由社区孵化园资料保管员进行建立《学员档案》,并按培训进度和考核成绩如期建档。

(四)入驻学员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表时间节点进行培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理由不参与培训。

(五)按照培训进度进行考核,不达标的学员将继续进行本进度培训。三次不能够达标的学员视为自动淘汰。

(六)各专业培训导师必须在培训前一天完成培训的资料整理和课件制作。

(七)各专业培训导师对学员提出的所有问题必须认真讲解,不得慢待、侮辱学员。

(八)爱护孵化园的机、线设备和器材,不得随意拆、改或挪用。因各种原因人为造成损坏,必须照价赔偿。

九、培训分级、方式及课时设置

(一)孵化园班级分类:

概念班—对电脑基础知识概念、电脑的基本简单操作、电子商务的概要完全零基础的学员的培训。

提升班—会基本操作电脑、会基本文本处理、对电子商务有一定的认知或者已经参与网店经营的学员进行能力提供培训。

孵化班—能够基本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营流程、会商品的美工、上传、店铺的基本装修、对网上支付、网上推广、网上营销有基本的认识的学员进行升华提练,最终达到孵化输出。

注(对新入驻已经达到相应能力班级的学员直接进入相应班级参与培训,对达到孵化输出标准的,孵化园将免费提供平台使用直接孵化输出,进入运营状态)

(二)孵化园采取滚动式培训方式:根据条件和设备每期可参与学员6人,剩余已经报名学员将分下期进行,实行升级补缺滚动式进行学员方式。

(三)孵化园学员培训周期设置:

1. 概念班-30个工作日完成;分18个课时;每周一、三、五北京时间20:00分-21:30分;

2. 提升班—45个工作日完成;分12个课时;每周二、四、六北京时间20:00分-21:30分;

3. 孵化班-不进行规定完成时效;不进行课时规定;根据学员具体时间安排,每天正常上班时间方可参与孵化培训。  

十、考核机制

(一)申请入驻员必须进行《学员入驻摸底测试》,根据考核成绩进行分类进级。

(二)根据培训节点安排进行《学员能力提升测试》,对不能达标的学员将继续参与本节点培训。达标学员将进入下一个培训节点。

(三)孵化成形的学员将以实践操作“线上独立成交10单”为标准,做为全程孵化输出,将不在参与孵化园的管理与培训。

(四)学员所有考评成绩造册入档,由社区负责保存。

(五)根据学员孵化成型的人数和线上运营收入做为孵化园成果展示和评价标准。

  

                          和田驼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7月6日


上一篇: 驼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可行性报告
下一篇: 驼铃《电商%社区可行性报告》